金秋時節,大地鎏金,微微金風吹來,空氣中彌漫著陣陣稻香?!叭铩贝竺荆R海農場的各條田里,收割機、滅茬機、拖拉機、旋耕機、播種機……機械轟鳴聲像一個個跳動的音符,譜寫著一曲豐收樂章。
清晨,在車輛調試現場,駕駛員張亞東告訴我們:“在收割前對機車要進行檢查和保養,收割機的割臺、行走部位、糧食傳送,還有所有的軸承都要打一遍黃油,確保收割的時候更順暢?!?/p>
隨著大隊長一聲露水干了,收割機浩浩蕩蕩地駛進金色的稻浪中,轟鳴的馬達聲激蕩人心。收割機駛過,金燦燦的稻穗被“吃”進收割機的“肚子”里,分離過篩后的稻粒裝滿“肚子”,又被收割機“吐”進運糧車的車箱里,裝滿稻谷的運糧車隨即開往大隊的曬場……看著滿場金黃色的稻谷,運糧的駕駛員說:“我們運的每一車糧都是一座小金山啊!”
“三秋”開始后,生產區管理人員奔忙于農田間、曬場上。五生產區農機站長王海洪每天都到8個大隊查看,看完一個大隊收割的稻田、播種的麥田,再繼續趕往下個大隊,及時協調指導農機作業。31大隊的田間,管理人員于軍查看著收割的情況,適時提醒機駕人員:“長好的稻子,要盡量收上來?!?9大隊管理人員戴啟銀拿著水分檢測儀檢測曬場上稻子的水分,手捧著金燦燦的稻粒,她露出了喜悅的笑容,她說:“從4月份水稻浸種到10月份收割,歷經6個多月的時間,看到自己的付出有了回報,心里很開心。”
遠眺收割的稻田,穿著紅馬甲的支農志愿者正蹲在田間查看著。據了解“三秋”以來,每個大隊收割的田間都會有志愿者進行收割質量檢查,協助大隊提醒機駕人員確保顆粒歸倉,并將每天檢查的結果上報“三秋”支農工作群里,便于“三秋”指揮部掌握收割質量的第一手資料。
中午時分,駕駛員們匯集到田頭,在田埂上或機車里吃著盒飯。一名駕駛員說:“要趁著晴好天氣,抓緊時間收割,不能耽誤了種麥子和油菜?!?/p>
收割滅茬過的田,一輛輛拖拉機在田里奔跑,后面拖著長長的犁,深深地翻出一片片泥土,旋耕機緊隨著犁地。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農場農業現代化程度不斷提高,先進的農機裝備、智慧技術的運用大大提升了農業生產水平,提高了生產效率。
收割結束的條田里,此時播種機正在田里勻速直線行駛著,播種機經過的地方都會留下一條筆直的線條。一名播種的駕駛員感慨地說:“播種機自從裝了GPS導航以后,播種機就自動地開成直線了。”
天近黃昏,田里繼續忙碌著......收上來的糧食,每一粒都凝聚著全場管理人員的汗水和心血。五生產區主任梁吉兆說,“我們生產區全體管理人員按照農場公司黨委的部署,把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與當前的“三秋”生產緊密的結合起來,把學習轉化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動力?!?/p>
一場細雨過后,麥子悄悄探出了頭,成片的田里新增了一片新綠和希望!“三秋”生產的每一天,全場干群攜手,齊心聚力,一著不讓,狠抓每個環節,全力以赴打贏“三秋”這場硬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