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臨海農場公司將保障改善民生作為社會事業建設的主要著眼點,緊緊圍繞解決食堂、澡堂和宿舍等職工生活需求問題,從細節入手,向實處用力,努力把“我為職工辦實事”活動落細落實,全力打造出幸福的“職工之家”。
食堂精準服務吃出新花樣。臨海農場公司臨近射陽縣城,許多管理人員家在城里,上班都是早出晚歸,中餐服務需求量大,加上近兩年引進人才較多,中餐難的矛盾就更加突出。為此,公司成立食堂后勤服務中心,將原租賃經營的食堂收歸集體經營。
“集體經營食堂,質量和安全是第一位的,但難度主要在經濟實惠的基礎上,要讓職工吃飽吃好。”食堂后勤服務中心主任如是介紹。圍繞新經營思路,中心一班人嚴把進貨渠道,不斷改良烹飪制作方式,注重營養搭配,不斷提高服務水平。“三夏”、“三秋”重要工作時段,服務人員充當“外賣小哥”,送飯菜到田間地頭,既為基層同志集中精力抓生產創造條件,又為基層單位降低了經營管理成本,受到了普遍的歡迎和點贊。
澡堂精心改造洗出精氣神。冬天“洗澡難”問題,在臨海社區“社情民意”摸排中多次被職工居民提及,老年人反響尤其強烈,為及時響應職工的急難愁盼,臨海農場公司回購已經停用閑置的職工浴室進行修繕,僅耗時76天,采用空氣能熱水系統,建成可同時容納80余人洗浴的澡堂。
新澡堂建成后,社區的同志擔負起管理和維護責任,他們自己輪流值班,建立周維修巡檢制度。在周例會上社區書記強調:“要從細微之處入手,將澡堂管理工作做精、做細,讓職工洗得舒心、洗得安心。”在他們精心管理下,澡堂更衣室地面、箱面和墻面無雜物、無積塵,物見本色,損壞的淋浴設施、換氣設備等得到及時修復、更換。職工居民都能在干凈整潔的環境里洗上“舒心澡”,真正把黨委的關懷送到職工心坎上。
宿舍設施完善住出家感覺。人才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近兩年來,臨海引進人才較多,其中外地大學生就有20多人,農場公司領導重視改善他們的住宿條件。原先的職工宿舍基礎設施陳舊、住宿條件不佳,公司黨委決定對職工宿舍進行修繕,重新粉刷整層宿舍樓的墻體,升級排風系統,對衛生間、洗漱間等進行改造,更換室內插座、燈具、桌椅等。為維護良好的住宿環境,農場公司建立了宿舍管理制度,明確專人負責,定期開展宿舍檢查、評比,促進大家自覺維護宿舍衛生環境。
干凈舒適的生活環境,為大學生安心工作創造了條件,并促使他們形成愛農場、愛農墾的情懷。“我在他鄉挺好的”南通籍大學生吳嬌嬌如是告訴其父母,并以此為題,撰文書寫自己在臨海工作和生活的感受,刊登在《江蘇農墾人》報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