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青青草原国产精品免费-久久青青草原精品国产不卡-久久青青热-久久青青视频-国产精品一区欧美激情-国产精品一区三区

臨海:“楓橋經驗”入網格 群眾幸福加“滿格”

作者:葛芳坊發布時間:2024-04-18瀏覽次數:208

為大力弘揚新時代“楓橋經驗”,踐行“楓橋精神”,臨海農場社區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以黨員“網格化”服務管理為依托推進基層治理,通過“小網格”服務“大民生”“微服務”撬動“大治理”,整合各方面的資源,探索網格治理新模式,將樁樁件件群眾煩心事、揪心事、操心事,在“網”中處置,在“格”內化解。

訴求不出“格”,糾紛“網”內化

“我家衛生間頂上漏水,我上去找過樓上住戶幾次,但是樓上的住戶一直沒有行動,漏水的問題一直沒有解決,能不能麻煩你們處理一下。”掛靠該小區的黨員網格員了解到這一情況后,及時與三樓的住戶溝通說明情況,并希望能夠雙方見面實地查看,確定漏水原因,最終三樓同意約定一個時間雙方在一起查看漏水原因。在黨員網格員的協調下,檢修人員到雙方居民家中入戶檢查漏水情況并排查根源,仔細排查后確定是三樓住戶衛生間洗漱臺下面的排水管損壞,導致樓下漏水。經過黨員網格員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對雙方分別進行耐心調解,對漏水問題具體分析,并提出折中處理方案。最終雙方成功協調,像這樣的糾紛,黨員網格員遇到一起就馬上調處一起,通過及時處理各類糾紛促進鄰里關系更加和諧。今年以來,鎮北黨員網格員堅持為民解憂協調化解矛盾,排查化解鄰里糾紛21余起,努力做到將矛盾糾紛遏制在萌芽狀態。

平安不出“格”,民憂“網”內解

“小區內一井蓋被車壓塌陷下去了,行人經過可能存在安全隱患,希望及時處理一下。”小區居民在網格群里發送了一條安全隱患消息,黨員網格員收到后第一時間到現場放置警示標志,并立即上報相關部門進行處置,不到一天,一處安全隱患及時得到解決,得到周圍居民的一致好評。年初,2月5日,雨雪天有居民反映,“今天雪下得很大,街道紅綠燈那邊,早上有很多人停車吃飯,影響交通安全”,黨員網格員利用自身影響力,及時進行了疏導,并積極參加義務掃雪。像這樣的問題,黨員網格員每天都會遇到很多。今年以來,鎮北居委會通過日常入戶走訪、與居民談心交心、拉家常,建立社情民意信息臺賬,利用網格微信群開展線上線下及時答疑解惑等行動,共收集到小區居民的各類意見建議51余條,涉及樓道堆物、私拉亂接、道路交通、環境衛生、政策解答 、安全隱患等各個方面。

關心不出“格”,服務“網”內辦

“我家鑰匙被我孫子弄丟了,門現在開不下來,我出不去,孩子進不來,這怎么好啊!”接到居民陳奶奶的微信語音,黨員網格員第一時間到老人家安撫老人激動的情緒,并帶著老人的孫子沿路尋找鑰匙,但是因為天色已晚,再加上老人的孫子也不記得鑰匙在哪丟的,所以根本找不到鑰匙,考慮到陳奶奶家里只有她和患有殘疾的孫子生活,子女都在外地工作,所以也沒有人能過來開門。在征得老人同意的情況下網格員幫助聯系到了一個開鎖的朋友,幫老人開了鎖,因為老人家庭困難,所以開鎖也沒有收老人的錢,老人拉著網格的手連連感謝。像這樣的暖心服務,是黨員網格員每天都會做的。入戶走訪,詢問老人的生活狀況,幫老人測血壓、血氧、理發、剪指甲、幫助老人清掃衛生、陪老人聊天、讀書、讀報、提拿重物、更換燈泡、并留下自己的聯系方式,老人有困難,隨時上門進行幫扶;逢中國傳統節日,社區會開展傳統節日活動,邀請老人參加或網格員、志愿者上門,與老人一同感受濃濃的節日氛圍。

文明入網“格”,新風“網”內聽

移風易俗展新顏 ,文明新風潤民心。“珍惜糧食,拒絕浪費,從小做起,從自身做起,做光盤行動的踐行者。”餐桌上吹起“節約文明”之風,黨員網格員通過發放公勺公筷、反對食品浪費、食品安全知識等宣傳資料,增強居民節約糧食的意識,弘揚了勤儉節約的中華傳統美德,形成了勤儉節約、浪費可恥的文明新風尚;“一盔一帶,安全常在。”馬路上吹起“文明交通”之風,黨員網格員在人流量、車流量較大的道路上,對騎乘電動車未佩戴頭盔或不規范佩戴頭盔的居民進行勸導,耐心細致地講解佩戴頭盔的重要性及必要性,針對老年人交通意識薄弱的問題,以案說法,引導群眾養成文明出行的良好交通習慣;“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作為網民我們應自覺遵守國家有關互聯網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堅持依法上網,文明上網。”“讓我們文明上網,傳播美好,做網絡文明的傳播者。”網絡上吹起“清朗文明”之風,黨員網格員通過網格微信群向居民科普網絡安全知識,勸導轄區群眾清醒認識網絡這把“雙刃劍”,面對網絡不良信息,要做到不沾邊、不傳播,主動屏蔽網絡謠言、欺詐、低俗等“網絡垃圾”,把維護網絡文明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做一個向善向上的網絡人,用傳遞正能量的實際行動做“中國好網民”。

近年來,臨海農場公司黨委以人民為中心,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持續推進文明建設,黨員網格員化身宣講員,利用日常巡查以及貼近群眾的優勢,通過講故事、說案例、嘮家常,以喜聞樂見的方式將文明新風“吹入尋常百姓家”,確保將移風易俗“兜”進網格,促進移風易俗“大改變”。同時,將移風易俗工作與“文明家庭”“文明居民”等典型評選工作深入結合,開設道德講堂活動,用身邊人講身邊事,用身邊事影響身邊人,以接地氣的宣傳形式引發共鳴,引導廣大居民轉變思想觀念,從小城鎮治理的“旁觀者”變為“當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