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臨海農場公司黨委努力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企業競爭優勢、創新優勢和發展優勢,推動黨建與生產經營實現深度融合,把提高企業效益作為各級黨組織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改革發展成果檢驗黨組織的工作和戰斗力,確保各項改革發展任務順利完成。
又到一年育秧季,三分場黨支部的黨員干部奔忙于各個大隊之間,原來該支部正在為即將到來水稻育秧工作中的難點瓶頸進行最后的攻關。在12大隊田頭的一臺育秧播種流水線旁,三分場黨支部書記李大崢正在和該大隊隊長洪秋生、協管員李立新一起調試由支部黨員創新制作的營養土振動篩,隨著電源接通,振動篩網開始震蕩,只見篩網上營養土中大大小小的團塊、秸稈、石子等雜質,在舞動的篩面上被巧妙的分離開來……看著分離后的土壤顆粒細碎均勻,松軟適度,3人臉上露出了會心的笑容。
微噴灌育秧雖能有效提升秧苗素質,但噴水盲區是致命缺陷,高峰期大隊每天十多個秧池集中噴水,管理人員奔走于各個秧池之間,依次打開蝶閥進行輪噴,還要查看整理噴水管道,勞動強度極大,一輪噴水下來需2至3個小時,行走2萬步以上,即使這樣,部分秧池噴水仍然偏遲,每個秧池噴水水量不多就少很難一致,稍不小心,秧田里就會出現大小不等的噴水盲區,有時遇特殊低溫天氣晚上還要噴水護苗,大隊一線管理人員身心疲憊。支部書記李大崢看在眼里急在心頭,多次深入田間調研,從思路理念、專業知識、實用操作三方面入手,研制成功了“多模式全自動變壓微噴控制系統”,有望解決上述難點問題。目前設備己定型,將投入到今年育秧生產實踐示范中。
農場公司黨委著眼于強化黨建在指標攻堅戰、生存保衛戰中的示范引領,支部工作瞄準降本增效靶心,緊扣生產重點,從小處著眼、從細處入手、從實處用力,全力做好各項工作。在謀劃2024年水稻生產工作座談交流會上,三分場黨支部直面去年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把解決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兩張皮”問題作為切入點和發力點,支部黨員熱烈討論并提出切合單位實際的解決辦法,醞釀研究提出了“1234”的工作方案,即1個目標:高效;2個任務:增產、節本;3個重點:秧好半季稻、田平半季稻、措施精準不失誤;4個舉措:強管理、抓落實、嚴考核、重獎罰。并用黃色紙張打印下發到單位全體黨員、管理人員手中,張貼在辦公桌旁邊醒目的位置,時刻警醒提示,激勵大家的斗志和干事作為的激情。
目前,全場小麥陸續進入抽穗揚花期,是防治赤霉病關鍵點。各農業黨組織通過示范崗、先鋒隊等多種形式,引導黨員干部亮身份、樹形象、作先鋒。黨員干部主動認領“責任田”,加大踏田力度,堅持科學防控,把準用藥適期、選準對路藥劑、堅持藥肥混噴,確保防控措施高效落實、全面覆蓋。農場公司各級黨組織堅持挑戰面前不回避、問題面前不推脫、困難面前不退縮,帶領全體職工提振精氣神、提升戰斗力、創造好業績,充分發揮了黨建工作在企業高質量發展中的引領和保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