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3點,臨海農場綜合服務中心內依然燈火通明,機聲隆隆。一車車新收割的優質小麥通過傳送帶,被送進電腦自動化控制的塔式烘干線上,經過一層層網片進行著均勻烘干。“三夏”期間,綜合服務中心積極應對夏糧收獲高潮,開足馬力生產,確保夏糧安全歸倉。
“凈重量42.65噸”,運糧車駛入綜合服務中心內,志愿者們立即安排過磅,登記上糧食重量。運糧車滿載而來、空箱而去,采樣、稱重、卸糧、駛離,環環相扣,銜接緊湊。糧食陷入地坑被提升到清理篩,經過風選去除雜質,徐徐地輸送進高處的烘干塔內。“前邊是清理篩子,后邊才是烘干塔,通過流水線輸送進去,再源源不斷地送出來,一進一出,濕麥就變成干麥了,便可以貯存了。”綜合服務中心主任徐兵介紹說。
“今年氣溫高,田間小麥水份低,收割上來的小麥都是直接運到我們這里進行烘干。我們24小時不停,一天每遍烘500噸,能夠將小麥水分含量降到標準線12.5%。”綜合服務中心副主任尹衛中正在控制室查看倉室內小麥的水分指示情況。自5月22日烘干線開烘以來,綜合服務中心全體管理人員就進入晝夜不停的工作狀態。過了深夜十二點,尹衛中眼皮有些酸困,但他絲毫沒有歇下來的打算。“有多少送多少過來,都烘!哪有讓到手的糧食壞掉的道理!”
及時烘干晾曬,可最大程度減少糧食浪費。據了解,三夏期間,農場共投入使用7條烘干線,日烘干能力達3580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