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鐮刀,一雙布滿皺紋的手……“90”后老軍工劉瑞壁佝僂著腰,正精心打理著河濱公園的花草樹木。滿手的泥土、堆壟的雜草,詮釋著老人最淳樸的古道熱腸和對“美麗臨海 幸福家園”的熱愛。
1952年,中國人民解放軍102師1萬多名官兵集體轉業為農建四師,年輕的劉瑞壁也從國防戰線轉入農業戰線,到鱸魚港小廩基開荒種地。開溝挖渠、引水灌溉、洗鹽淋堿、改良土壤……吃咸水、住蘆席棚,靠著不怕吃苦的奮斗勇氣建設農場。由他本人在1953年撰寫的“為了水稻試種成功”的通訊報道,還刊登在了當時的《生產前線報》上,記述了墾荒種植的經過。現在雖然已95歲高齡,但劉瑞壁老人身板硬朗、精神矍鑠,電腦、手機也是樣樣精通。劉老是個閑不住的人,平日里就喜歡培植點綠色植物、盆栽等,用來裝點庭院。澆水、除草、松土、施肥,紫色的長春花、掛果的紅石榴、高大濃密的桂花樹……在劉老的精心照顧下,生長良好,為庭院增添了一抹綠意。“退休以后沒有事情,就喜歡擺弄這些花花草草,河濱公園里面還有很多花和樹都是我自己栽的,都是在這個庭院里面培植好,移栽到公園里。”
侍弄花草是一件辛苦的事,劉瑞壁老人卻樂在其中。早上天一亮,劉老便早早起床,拿上鐮刀,穿梭在河濱公園各個角落的綠化帶里,慢慢除去花草樹木周圍的雜草。遇到頑固的雜草,劉老就蹲下身子,用手將其連根拔除。“這些長春花剛從我院子里移栽過來不久,長春花花期長,可以從春天開到秋天,最適合栽在河濱公園里,給大家散步時觀賞。每天早晚我都會在河濱公園散步,看到草長高了,就趕緊處理了。”只要打理起城鎮的花草樹木來,劉老就聚精會神,經常忘記時間,常常忙得汗流浹背。“最早的一棵樹還是我6年前種下的。像河濱公園這里我就種了一些鐵樹、女貞,小區里面我還種了石榴、白果、柿子,這些都可以吃,每次掛果了,都分給鄰居,我種的是最好的。”說起這些,劉老嘴角洋溢著笑容,臉上也是止不住的自豪起來。
“農場現在跟我們剛來那會真是大變樣了,科技先進、糧食高產,居住的環境更是美不勝收。我雖然歲數大了,但是還是想為這片奮斗過的土地做點事。”在劉瑞壁老人眼里,這些花草樹木為農場帶來了一片芬芳,結出的果實還能和居住在這的職工居民共享,沒有比這讓他更高興的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