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秋風吹過大地,臨海農場廣袤的田野染上一片金黃,機器轟鳴,譜寫著生動的“三秋”進行曲。
“轟隆隆”……在四生產區21大隊,3臺收割機緩緩駛入田間,伴隨著轟鳴的機器聲,在田間來回穿梭,將成熟的水稻收割、脫粒、裝車,一氣呵成,田里留下一排排整齊的稻茬和被粉碎的稻草。大隊負責人徐靜說:“時間緊,我們大隊今天搶收了200畝。”
在五生產區30大隊,大馬力播種機在田間忙碌地工作,沿著預設的路線,精準地播撒種子。生產區和大隊的管理人員在現場緊盯播種質量,農水中心負責人徐登祥與生產區機耕隊長王海洪站在播種機后指導寬帶播種,查看播種深淺度,駛出一段距離后,又停下查看畦面平整度播種情況。“播種質量總體不錯,田比以往潮濕,要注意不能露種。”徐登祥說。
在三生產區14大隊曬場,運糧車的車尾升降板緩緩傾斜,稻谷瞬間傾瀉到曬場上,堆成了一座座小山。工人們迅速上前,用鏟子和耙子將稻谷推開,拖拉機進行翻曬,來回環繞打圈,畫出一道道優美的曲線。駕駛員專注地操作,確保稻谷均勻翻曬。14大隊負責人劉雪海指著遠處正在被堆攏的稻谷,說:“那是今晚要運走烘干交售的10萬斤稻子。”話音剛落,又一輛運糧車駛入曬場,在大隊長的調度安排下,場頭工作井然有序。
“三秋”大忙之際,臨海農場為保障糧食應收盡收、顆粒歸倉,在田間地頭、糧食曬場……持續奏響著繁忙喜悅的豐收樂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