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青青草原国产精品免费-久久青青草原精品国产不卡-久久青青热-久久青青视频-国产精品一区欧美激情-国产精品一区三区

左元冬:以“智”為犁耕沃野

作者:張海華發布時間:2025-05-06瀏覽次數:146

“嗡嗡嗡……”五一假期,微風輕拂,臨海農場廣袤麥田里,層層麥浪翻涌,洋溢著勃勃生機。9大隊協管員左元冬正在操作植保無人機進行抗旱飛防作業,細密的葉面肥霧滴隨之飄落在綠油油的葉片上。

安裝電池、檢查機身、設定范圍、規劃路線、加注藥水,一切準備就緒后,左元冬按下操控桿,伴隨著螺旋槳的嗡鳴聲,無人機緩緩升空,按照預設的航線在田間上空靈巧地飛行。自從成為一名“飛手”,他已經記不清自己操作了多少次起飛和降落。

1990年出生的左元冬,已有5年31萬畝次的無人飛機植保作業經驗。畢業之后他沒有選擇在繁華的城市工作,而是帶著對土地的眷戀和對現代農業的憧憬,回到臨海農場,成為了一名90后“新農人”。“當時家里承包了幾百畝土地,我發現人工施肥打藥效率太低了,再加上我對植保無人機這一系列的智慧農機比較感興趣,自己就開始學習考證,入職農場之后更能發揮所長了。”左元冬笑著說。

從2月開始,左元冬就忙個不停,輾轉于二生產區近萬畝的農田之間。“各大隊的油麥要抗旱,還要及時防治赤霉病、白粉病以及蚜蟲等病蟲害。一天最多能飛60次,有時要忙到第二天凌晨5點左右。”陽光炙熱,左元冬的臉上滲出汗珠,“一架植保無人機一天可以作業800畝,噴灑霧化不僅高效、均勻,而且有軌跡航線,不像人工可能會出現重復噴藥或者漏噴等情況。”

一個合格的“飛手”需要做到“人機合一”。操作飛機做起飛、降落、拐彎、懸停等動作只是基礎,還需要有隨時應對突發情況的能力。此外,還需具備一定的植保知識,了解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和農藥使用規范,確保作業的科學性和安全性。在集團與農場組織的各類無人機培訓學習時,都能看到左元冬求學的身影。

“飛機要飛得穩,要保持2米到2.5米的高度。”“飛行中還要根據風向進行調整,保證農藥能夠均勻飄到葉面上。”……在左元冬的筆記本里,有很多他實際操作時積攢的經驗。“大家信任我,把整個生產區的飛防作業都交給我,就想著能把這個事情做好。”左元冬說,即便有些田塊的邊角,周邊障礙物很多,他也會盡量飛過去,噴灑得更均勻些。正是這份認真執拗勁,入職不到兩年的時間里,他分別榮獲江蘇農墾智慧農業植保無人機技能競賽一等獎、鹽城無人機競賽二等獎。

清風陣陣,無人機的嗡鳴聲與麥浪的沙沙聲交織在一起,奏響了一曲科技興農的動人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