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浪翻金,菜籽流香,又到一年豐收時。連日來,江蘇農墾臨海農場搶抓晴好天氣,6萬畝油菜、小麥沃野間奏響著收割“進行曲”。大型聯合收割機等各類農機在田間來回穿梭,協作高效作業,機聲轟鳴,一幅科技賦能農業生產的豐收畫卷正徐徐鋪展。
“三夏”工作緊張有序推進,臨海農場共調配60余臺套收割機投入油菜、小麥搶收作業;成立應急保障小組,實時關注天氣變化,隨時應對突發狀況,與時間賽跑,確保夏糧應收盡收、顆粒歸倉。
在農場一片農田里,三臺特別的智能農機尤為引人注目。兩臺智能化聯合收割機搭載集成智能化液壓控制與電機驅動技術,快速精準地完成收割、脫粒等工序;一輛無人運糧車通過感應識別,自動規劃路線,與收割機無縫對接、協同作業,穩穩地接住卸糧口傾瀉的糧食。據江蘇農墾智慧農業科技園工作人員介紹,正在作業的智能收割機集成了含雜率、損失率等在線監測系統,“智慧大腦”實時監測分析數據,及時提醒農機手調整作業參數,減少農機手勞動強度,有效提高收割作業質量和農業生產效率,為“三夏”搶收按下“加速鍵”。
“我們依托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農業核心攻關的項目支持,進行收獲機相關的傳感器、智能控制系統以及自動駕駛系統相關的檢測和試驗驗證。江蘇農墾智慧農業科技園為我們提供了良好條件。”農業農村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副研究員劉政介紹,“通過這次驗證,促進系統可靠性和穩定性,為后面改進優化做些提升,將來在整個農場,包括全國范圍內進行大規模的示范推廣,提高裝備智能化水平以及作業效率和質量。”江蘇農墾臨海農場依托北斗導航定位技術實施高標準土地平整,為智能農機、無人化農機提供標準化作業場景。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表示后續將深化與江蘇農墾智慧農業科技園合作,共同推進無人化農場建設。
科技已成為臨海農場農業生產的“標配”。從智能農機作業到數字化生產管理,從精準農業技術應用到無人化農場探索,科技創新貫穿農業生產全鏈條。“我們智慧農業科技園通過引入高校、科研院所,智能設備廠商開展合作,共同推進智慧農業集成應用與農業生產管理、技術相融合,通過試驗示范,推動現代農業發展,帶動鄉村振興。”江蘇農墾智慧農業科技園管理人員張榮成說道。
臨海農場將進一步擴大智能農機應用范圍,引入更多先進技術裝備,打造智能化農業生產管理體系。加強人才培養、深化產學研合作,與周邊地區開展技術交流,輻射帶動區域農業協同發展,努力建設全國領先的智慧農業示范基地,為智慧農業建設和農業現代化發展輸出“臨海方案”。
